发布时间:2022-06-17 分类:娱乐资讯 作者:seo 浏览:6078
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苹果召开了WWDC22全球开发者大会。在这次发布会中,苹果更新了操作系统和硬件产品。其中,iOS16的更新与开发者的关系最大,包括锁屏更新、撤回iMessage信息、听写等等。在iOS16的新功能中,笔者特别关注了苹果最近推出的两项与网购相关的新服务,即Apple Pay Later和物流追踪。
在系统自带钱包 App 里,苹果做起了先买后付生意
后面再说Apple Pay,苹果新推出的先买后付功能。根据The Verge的报道,Apple Pay later将针对美国的iPhone和Mac用户推出,用户可以通过Apple Pay later在六周内进行四次免息分期购买。这项服务将基于Apple Pay支付。使用Apple Pay支付时,除了“全额支付”选项外,还会增加一个“后支付”选项。用户以后可以在任何支持Apple Pay的线上和线下商店使用Apple Pay。
开发者方面,只要App支持Apple Pay,就不需要做额外的操作。
针对最近一些对先买后付的负面攻击,苹果公司在其钱包应用中设立了一个监控站来监控支付情况。此外,苹果还指出,如果用户的借记卡账户没有足够的还款资金,客户的发卡银行“可能会收取费用”作为风险控制。
在海外电商渗透率仍在提升的大趋势下,将其“内化”为系统自身的功能。除了先买后付,还有电商订单的物流追踪,苹果称之为Apple Pay订单追踪。通过这项服务,商家可以将消费者的收据和订单跟踪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的钱包App。
据苹果公司介绍,目前这项服务已经与Shopify整合,这意味着用户在Shopify商家购物后,将可以直接通过苹果公司系统自带的钱包App查看自己在Shopify商家购买的商品的物流情况。
苹果看上了下载总榜 Top100“新秀”的生意
苹果将先买后付和物流追踪内化到自己的系统功能中,显然和这两个轨道的快速发展有关系。
疫情以来,随着全球消费者网购需求持续增长,消费者受疫情影响,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现在购买以后支付,也就是BNPL(现在购买以后支付)已经开始迅速发展。
根据联合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20年,并且预计 2021 年到 2030 年间将以 45.7%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 2030 年 BNPL 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39800 亿美金。BNPL的全球市场规模达到906.9亿美元
以BNPL市场的顶级玩家Klarna为例。虽然是减员,但是根据apptopia最近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Klarna的总月活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
BNPL 市场规模大、增速高,虽然玩家不少,但集成到全球所有 iPhone 手机用户里面的 Apple Pay 省去了获客成本,加之苹果品牌本身具有安全和高信任属性,自然要入局。
物流追踪服务的集成基本同一个道理。相较于国内用户,开始逐渐转向线上购物的海外用户同样对物流追踪服务有着更大的需求,与国内物流高效不同,海外购物物流时效慢、跨境商品多,物流追踪属于刚需。
这次苹果选中的“合作伙伴”Shopify 在 2017 年的时候推出了自己的 ToC 产品 Shop,这款 App 面向消费者提供多项与线上购物相关的功能,比如好物推荐、添加心愿单、结账购买等,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物流追踪功能。从 Shop 的 App 设计来看,物流追踪功能被放在了底部第一个一级标签中,最顶部的位置。
而根据 data.ai 的数据显示,近 90 天的时间里,Shop 的下载排名一直保持在美国 iOS 免费总榜的 Top100 以内,并且大部分时间处于 Top50 以内。其实,上面提到的 BNPL App Klarna 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在 iOS 免费总榜 Top100 里,虽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总榜新秀,但也是这两年免费总榜 Top100 的“常驻嘉宾”。
苹果的本次更新将物流追踪直接接入到了系统自带的钱包 App 中,这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这一功能,也有利于苹果进一步优化自己的 iOS 生态。
苹果的开发者大会上,瑟瑟发抖的开发者
在 WWDC 发布会上苹果官宣 Apple Pay Later 之后,美国版花呗 Affirm 的股价应声走低,截至美股收盘,Affirm 跌超 5%。而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今年以来 Affirm 的股价已经下降了 75%。而 Affirm 的竞对 Klarna 近来状况也不好,虽然在 5 月月活创下新高,但是最近却传出估值缩水的消息,据悉去年以 460 亿美金估值拿到软银 6.4 亿美金融资的 Klarna,今年的估值缩水 30%,估值只剩 300 亿美金。
根据一位知乎网友的分析,随着 Klarna 的用户基数增加、覆盖市场范围变大,平台的运营成本、信贷损失也扩大了。而说白了,这些 Saas 服务商的竞争壁垒有但没有那么坚挺,主要比拼的是支付体验。与在全球拥有十几亿智能硬件的苹果相比,弱势不少。另外,在线下,根据 Apple Pay 官网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美已经有 85% 的零售商支持 Apple Pay。
Klarna 这类玩家也知道自己单一比拼支付体验不够,因而其推出的 App Klarna,一边为用户提供先买后付功能,一边为用户推荐好物,来解决服务商家的流量问题,也进一步强化商家对于自己的依赖和粘性。
Shopify 也是相同,Shop 也在通过同样的方式解决商家流量问题,来维护自己的订阅和第三方 Sass 的商业化模式,甚至 Shopify 在过去一年多各种买买买来强化自身的引流和物流体验(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收购Deliverr,Shopify为何不断“买买买”》)。只是,在海外推荐好物的平台不比国内少,苹果再插一脚,让今年市值/估值本就不好看的企业雪上加霜。
以 Shopify 为例,与苹果合作,虽然能天然让更多用户了解到自己提供的物流追踪功能,但会进一步强化“工具属性”、弱化其他价值,笔者看了下现在起码都没有由 Shopify 支持的图标。
此外,Shopify 将物流追踪集成到 iOS 系统中这样的做法也有可能让 Shop 自家的用户流失。相比于 Shop,集成了物流追踪功能的苹果钱包 App 更加轻便简洁,如果用户的需求仅限于查看自己的物流信息而不是想要顺便浏览商品被种草的话,很可能仅仅使用苹果提供的物流信息就足够了,而不会再去转向 Shop。毕竟,用户还能去刷 TikTok 和 Ins。
结语
苹果这次将“涨势明显”的功能,内化为系统自带功能,只是一个案例。根据硅星人发布的《新发布的 Apple Watch 键盘背后,是苹果专注坑开发者 20 年的一场“阴谋”》一文报道,此前,苹果就曾将开发者开发的用于 Apple Watch 的键盘产品 FlickType“内化”,此外,例如女性经期追踪、天气等等,都功能都曾被苹果“收编为正规军”。可能,被苹果看上的生意,更能被认为是好生意。对此,开发者和创企必须不断修炼内功、不断思考建立自身壁垒。